盛鹏智投欢迎您!   

水饺皇后臧健和:一张饺子皮捏出60亿传奇

发布时间:2025/5/8 18:50:00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花朵财经观察出品

撰文丨学研

电影背后的故事,远比电影来得精彩。

上个世纪70年代末,香港街头,一位山东女子推着木头车,车里摆着一口锅和一些包饺子的材料,两个年幼的女儿紧紧跟随,在湾仔渡轮码头叫卖起了饺子。这位女子名叫臧健和,是五一档期热门电影《水饺皇后》故事原型,也是“湾仔码头”创始人。

当时的她万万没有想到,这一盘小小的饺子,将成为她逆天改命的起点。而她本人,也将书写出一段励志大女主的传奇故事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悲惨开局,命运的重击

1945年,臧健和出生在山东日照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,幼年时父亲离家出走,生活重担压在母亲和她稚嫩的肩上,5岁起便要下地干活。14岁那年,家乡遭遇旱灾,母女三人只能沿街乞讨,一路流浪到青岛。

“我喜欢读书,但如果继续读下去,妈妈可能就没命了。这样的书,我宁可不读。”

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,臧健和毅然放弃学业,进入县医院当护工。22岁时,她邂逅了一位来山东援华行医的泰国华侨医生,两人情投意合,很快结婚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,一家四口其乐融融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(《水饺皇后》电影剧照)

如果就此截止,或许会是一段幸福的故事。然而,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,臧健和的人生在1974年被切成两段。

1974年,丈夫回泰国奔父丧,一去三年音讯全无。1977年,臧健和心急如焚地带着女儿前往泰国寻夫,等来的却是丈夫另娶新妻并有了儿子的残酷现实。婆家虽愿收留她们,但要求她接受这重男轻女的一夫多妻制家庭。

从小受的教育和自尊心让臧健和无法接受,为了自己和女儿的未来,她毅然决定放弃这段婚姻,独自抚养两个女儿。

带着仅有的500港元,母女三人来到香港。不会粤语、无亲无故、没有文凭和一技之长的臧健和,只能靠做杂工维持生计,每天打三份工,睡眠不足四个小时。

屋漏偏逢连夜雨,臧健和在酒楼工作时腰部受伤,又被查出患有糖尿病,不得不停止工作。香港福利机构提出给她救济金,但要强的她却说:“冻死迎风站,饿死不弯腰,吃救济会失去斗志,孩子做人也挺不直腰杆。”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一盘饺子

开启逆袭之路

或许是挺直腰杆带来的机会,又或是幸运女神眷顾。在家养病期间,一位朋友前来探望,臧健和为表感谢,包了一盘家乡的饺子招待朋友。朋友品尝后赞不绝口,随口建议她去外面卖饺子。

这无心之语,却像一束光照进了臧健和绝望的生活。经过考察,她选择了往返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——湾仔渡轮码头,用仅有的500港元自制了一辆木头推车,开始了摆摊生涯。

第一天出摊,臧健和羞于吆喝,只是默默地包饺子。几个年轻的顾客尝试后,称赞饺子好吃,这给了她莫大的鼓励。

为了生存,母女三人与警察“捉迷藏”,大女儿帮忙卖饺子,小女儿负责望风。有一次,小女儿贪玩没注意到警察过来,母女三人被抓住,小女儿哭喊着为妈妈求情,警察见状也心生怜悯,放她们一马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臧健和深知,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,必须做出特色。她坚持三个原则:高品质、讲卫生、听意见。她选用最新鲜的食材,用医院标准保持卫生,还将顾客的意见记在心上。为了改良饺子的口感,她三天三夜不睡觉试验,跑遍香港的饺子馆,最终做出了符合当地人喜好的饺子。

一位《文汇报》的专栏记者品尝后,将她的故事写成文章发表。自此,臧健和“街头水饺皇后”的大名传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,“湾仔码头”水饺的名头也由此诞生,声名远扬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商海沉浮,品牌崛起

臧健和逐渐在摊贩堆中站稳脚跟,与日俱增的名气也为她带来了更大的惊喜。

1982年,日本大丸百货公司老板因女儿喜爱臧健和的饺子,主动提出合作。但得知饺子出自流动摊贩后,日商最初只想让其贴牌生产。

臧健和坚决拒绝:“进商场可以,但要体现出‘湾仔码头’的价值。”

经过多番博弈,日商最终同意保留“湾仔码头”的品牌。在日商的帮助下,湾仔码头从流动摊贩发展为小工厂,产品也从现煮水饺扩展到冷冻产品,八佰伴、华润、吉之岛、百佳等大型卖场都陆续找上门合作。借此,湾仔码头水饺在香港市场占据重要份额。

生意越做越大,臧健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却不敢松懈。一位厨师为节省成本在面粉里掺水,被发现后还狡辩:“凭老板的名气,做成什么味道都能卖出去,随便做做就行了。”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臧健和大发雷霆:“顾客永远都不能得罪。你是我湾仔码头第一个讲随便做的人,也是最后一个讲随便做的人!”随后,她立刻将其辞退。

将顾客视为衣食父母,是臧健和做流动摊贩时养成的习惯。她会亲自登门向投诉的顾客道歉,并聘请其为第三方检测师,也会为了保证湾仔码头的品质,不厌其烦的增加制作工序。

有一次,顾客在饺子皮里吃出面粉袋子的残线,他写了封信:“不知道你的饺子什么时候长线了,下次要再长针就麻烦了。”

收到信的臧健和这才意识到,面粉应该先过一遍筛子,不能开袋就用。从此,湾仔码头的水饺制作多了一道面粉筛箩工序。

经过十多年的经营,1997年,湾仔码头已在香港家喻户晓。美国品食乐食品公司(哈根达斯母公司)主动寻求合作。臧健和被其诚意打动,参观了美国工厂后,决定引进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。合作后,湾仔码头在上海、广州建立现代化工厂,推出手工包制的馄饨、汤圆、云吞等新产品,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,迅速占领华东冷冻食品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
臧健和因此成为了第四届“世界杰出女企业家”。在40位获奖者中,她也是唯一一位用中文发言的女企业家。

但代价是,品食乐拿下了湾仔码头七成股份。

2001年,全球第六大食品企业通用磨坊收购品食乐,成为湾仔码头的母公司。通用磨坊利用自身优势,帮助湾仔码头解决了国内商超体系和冷链物流设施不完备的问题,使其产品迅速在全国铺开,并帮助湾仔码头开发出适合美国人的炒面、炒饭系列产品,成功打入美国市场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巅峰时,湾仔码头在国内外拥有15家大型生产基地,产品出口到东南亚、北美、欧洲多个国家,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传奇落幕,精神永存

功成名就后的臧健和反而变得更加低调,她最后一次公开露面,是2018年4月出席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举行的“臧健和堂”命名仪式。

2019年,73岁的臧健和因病去世。至此,“水饺皇后”的传奇正式落幕。

她的一生,是充满坎坷却又无比励志的一生。幼年丧父,少年辍学打工,中年被丈夫抛弃,疾病缠身,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。

她用坚韧和智慧,将一个小小的饺子摊,发展成年销售额超60亿元的知名品牌。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还为两个女儿撑起了一片天,让她们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,并继承自己的事业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她的故事,是对“再难不过要饭,不死终会出头”这句话的最好诠释。

有人认为,将多数股份卖给外资以换取全球化发展的湾仔码头,早已失去灵魂,没有了当初的人间烟火气。但如果我们将自己入臧健和的角色,或许过往的每次抉择都是当时的最好选择。

臧健和与我们告别,湾仔码头仍是无数家庭餐桌上的常客。无论品牌今后如何发展,“水饺皇后”的精神仍会随着一袋袋水饺流传于世。人生或许会给我们一副烂牌,但只要不放弃,努力去拼,仍有打出一片天地的可能。

近些年,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.4亿元,预计2025年将达2130.9亿元。

就品牌而言,臧健和的个人魅力是品牌初期崛起的关键,同时也将影响品牌竞争的下半场。某种意义上看,《水饺皇后》电影相当于湾仔码头的宣传片,将创始人与品牌强势捆绑。

上一个这么干的中国女性,还是“老干妈”陶华碧。“老干妈”已经享誉世界,如今面临速冻食品全品类竞争的湾仔码头,能否继续诠释香港“狮子山精神”,让“水饺皇后”名号走得更远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(文章来源:花朵财经观察)

*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,仅作信息交流之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

返回

安卓端APP下载

苹果端APP下载

作息时间

交易日:08:30 - 18:00
周一至周五(法定节假日除外)
每周六休息制
周日:12:00 - 18:00
知道创宇云安全 知道创宇云安全 安全可信网站验证

Copyright © 2014-2025 盛鹏智投|(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)

在线客服
免费注册
新手指南